今天是
您的位置: 首页 >安全卫生>详细内容

安全卫生

【温馨提示】六月防病提示

来源:花朵幼儿园 发布时间:2022-06-06 00:00:0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六月初夏,气温上升,蚊虫孳生,又逢梅雨季节,天气潮湿闷热。提醒市民关注新冠肺炎同时,注意防范手足口病等传染病,尤其是学校、托幼机构要加强健康监测和晨午检,防范聚集性疫情发生。

同时六月高考、中考来临,备考师生员工,应注意防范各类疾病,保持规律作息,做好饮食卫生。

 

 新冠肺炎

关注度:★★★★★

近期国内本土疫情点多、面广、频发,奥密克变异株传染性强、传播速度快、传播隐匿,疫情防控形势仍严峻复杂。

 

建议:

      安全出行,避免到人群密集或通风不佳的公共场所,不去中高风险地。

§       戴口罩,尤其是前往人员密集场所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。

§      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,随时做好手卫生;科学作息,适量运动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
§       保持居家和办公环境清洁,室内开窗通风每天2-3次,每次20-30分钟。 

§       做好自我健康监测,如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,做好个人防护并及时到本市指定发热门诊就诊。

§       家长配合学校指导做好学生健康管理和个人防护

手足口病关注度:★★★★☆

7d5628db3fc544e8875711811f9444c5.jpg 
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多发生于婴幼儿,5-7月是发病高峰。

传播方式: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。可经胃肠道(粪-口途径)传播,也可经呼吸道(飞沫、咳嗽、打喷嚏等)传播,也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、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。

症状表现: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,呈自限性,7-10天病程后可康复。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、食欲不振、咽喉痛等症状。发热1-2天后,舌头、牙龈、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,痛感明显,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,后形成溃疡。多数患儿手掌、脚底会出现皮疹,通常不痒,有时皮疹带有水泡,其他部位如臀部、膝盖、肘部、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。部分病例无发热。少数会出现严重并发症,如脑炎、肺水肿、肺出血、心肺功能衰竭等。 
建议:

§       注意个人卫生,尤其是手卫生。在触摸口鼻前、饭前便后、护理完手足口病患者后,用清水、洗手液或肥皂洗手。

§       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;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品、污染环境。

§       托幼机构做好物品清洁和消毒。经常清洁和消毒(如含氯消毒剂)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,如玩具、家具等。患者的呕吐物、粪便及其污染物品、污染环境,应由受过培训人员进行清理与消毒。

§       保持居室卫生,勤清洁、常通风

§       少聚集。疾病流行期间,不带儿童去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。

 

§       肠道传染病

    关注度:★★★☆☆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发病高峰,除手足口病外,还应关注细菌性痢疾、伤寒/副伤寒、其他感染性腹泻等疾病的防范。
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“三管一灭”,即管理好饮食卫生、饮水卫生、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。

建议: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,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洗手

制作食品时生熟分开加工,加工时要烧熟煮透,尽快食用。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,隔夜食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。

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熟食和易腐烂食物应及时冷藏(最好在5℃以下)。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,可选择微波炉解冻、冰箱冷藏室和清洁流动水解冻。

发现霉变食物,应扔掉处理,不再加工食用。

§       发生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,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。

§       劳逸结合,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