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
您的位置: 首页 >安全卫生>详细内容

安全卫生

【温馨提示】十月疾病风险提示

来源:花朵幼儿园 发布时间:2020-10-19 00:00:0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10 月份疾病风险提示

十月份本市进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、感冒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高发季节,市民应予以防范,同时应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常态化防控。

01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

风险等级:高

疾病特点: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,具有发病急、传播速度快等特点,气温较低时高发。诺如病毒传染性强,以粪—口途径传播为主。感染后主要症状是腹泻、呕吐、发热等,其中儿童以呕吐为主,成人则以腹泻为主。
预防措施:应注意饮水及饮食卫生。提倡喝开水,生熟制品要分开切配,慎用凉拌菜,剩饭菜要防止苍蝇叮爬食物,并且要加热熟透后食用;不吃生和半生的食物,尤其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,生吃瓜果要洗净,老人、小孩等抵抗力弱的人群要格外注意;学校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监测,加强健康教育,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;如学生或幼儿出现呕吐,应及时疏散,并及时对呕吐物进行规范消毒。

02 感冒

风险等级:中

疾病特点:感冒是指普通感冒,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,多由鼻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埃可病毒、柯萨奇病毒、冠状病毒、腺病毒等引起。临床表现为鼻塞、喷嚏、流涕、发热、咳嗽、头痛等,多呈自限性,大多散发。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,将近50%的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感染引起。鼻病毒感染潜伏期为2~5天,其传染性较强,传播速度快,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,也可经鼻、喉分泌物污染的手和物品间接传播,易在学校及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内引起扩散。
预防措施:10 月秋高气爽,出游多, 人员流动性大,一些旅游景点和公共场所将出现人员密集现象,加之昼夜温差大,人体抵抗力下降,这也加大了感冒发生的风险。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;咳嗽、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;做好个人防护,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;保持室内空气流通;根据气温变化,及时增减衣服;家长应每日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,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咳嗽、流涕、打喷嚏、鼻塞等症状应及时报告老师且暂停入校或入园,隔离至症状消失且不少于发病后5天。

03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

风险等级:中

疾病特点: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俗称“红眼病”,是一种容易暴发流行的、剧烈的结膜炎性疾病,夏秋季高发。本病起病急、潜伏期短,以眼睛发红、发热、发痒、疼痛、怕光、流泪、分泌物增多为特点,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、乏力等症状。本病主要通过眼-手-眼或眼-污染物品-眼,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感染,可通过游泳池污染的水感染。预防措施: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、不揉眼,毛巾、脸盆等分开单用;节日期间不宜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,避免接触患者;学校若开展游泳课程,应注意泳池的消毒以及学生的个人卫生及防护,潜水时,尽量把眼睛闭上或戴防护眼镜,游泳后,及时用干净的水洗脸、洗澡;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。

0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

风险等级:低

疾病特点: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由2019-nCoV引起,能持续人传人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。潜伏期是2-14天,平均7天。一般症状:发热、乏力、干咳,逐渐出现呼吸困难;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,甚至可无明显发热。多数患者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,甚至死亡。预防措施:市民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;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,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;如假期出游,应科学正确的佩戴口罩,建议2-4 小时更换一次,一旦污染及时更换;勤洗手,按照七步洗手法,使用肥皂水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;加强健康教育,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每天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,主动监测体温,如有不适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,戴口罩前往本市或当地发热门诊就诊。

 

此外,水痘也是未接种疫苗人群普遍易感。

疾病特点: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 传染病。水痘传染性强,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,冬春季高发,易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,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、疱 疹、痂疹为特征。

预防措施: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日常做到“四多一少”:多通风、勤洗手、常喝水、多运动、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;家长要注重晨检,如孩子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;病人需隔离治疗,待全部疱疹干燥结痂后方可解除隔离,此前不得入学、入托或进其他培训机构;提倡适时接种水痘疫苗。

 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